天水赵氏起源
天水是华夏赵姓族人不可取代的郡望之地,赵氏“天水堂”以望立堂,蜚声海内外。但天水赵氏肇始地望在何处始终未见学者深研细究的只言片语,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结合考古实物佐证,我觉得天水赵氏肇始地望应该在甘肃西汉水流域。
赵公辅——天水赵氏始祖
对天水赵氏族源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林宝著《元和姓纂》中,《元和姓纂》称:“帝颛顼伯益,赢姓之后,益十三代孙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衰盾之后,分晋,为诸侯,都邯郸。王迁,为秦所灭,子代王嘉,嘉子公辅,主西戎,居陇西郡天水西县”。后来,宋代郑樵著《通志•氏族略》中也详细记述:“赵氏,赢姓,与秦同祖……秦并代,使嘉子公辅主西戎,世居天水。”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天水赵氏源自战国赵国代王赵嘉之后,秦灭赵后派其子赵公辅代西北地区行政长官,居天水郡。赵公辅到达少数民族聚居的西戎之地后推行怀亲政策,又把中原地区的文化技术传授给西戎人。赵公辅死后被西戎人尊称为“赵王”,其后人定居天水,很快繁衍成为人口众多的当地望族。
当然也有人认为由于秦人先祖很早就生活在西汉水流域,而秦赵同祖,因此,赵姓始祖造父被封的赵城应该也在西垂周边一带,赵姓族人可能与早期秦人同时生活在西汉水流域。在赵公辅之前,这里应该就有赵姓人口,天水赵氏的始祖不一定起于赵公辅。事实上,赵城在今山西霍州市洪洞县赵城镇西南已无可争议,而且春秋战国时期赵氏族人创立的辉煌业绩始终没有离开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尽管《史记•秦本纪》中记载赢秦驻守西垂的大骆一族政治上失势时曾经“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但这仅仅是他们寻求自我保护的权宜之计,很快其后裔非子因牧马有功而被周孝王赐爵封邑,扭转了部族的不利处境,秦人渡过艰难时期后不再需要赵人的“关照”,自然也会恢复为赢姓。在赵公辅到达天水西县之前,赵姓人口的活动范围仅涉及到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陕西等地,他们也就没有到西汉水流域“驻足”的可能性。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赵氏家谱有两部,均修撰于宋代。一部是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赵氏宗藩庆系录》(宋内府钞本,赵匡胤家族的皇家谱牒)。另一部就是《天水堂·赵氏族谱》,即汉营平侯赵充国一族的家谱,该家谱将西汉名将赵充国世系从汉到宋代六十七世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记载,是真正意义上天水赵氏最权威文字资料。根据此家谱记载,赵嘉的儿子赵公辅是赵充国的一世祖,也就是真正意义上天水赵氏的始祖。天水赵氏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与西汉名将赵充国的贡献密不可分。首先他北击匈奴,两抚诸羌,功勋卓著,被誉为“中兴良将”和“救时贤相”,迎来家族的辉煌。其次,其后世代簪缨,宗族条分,裔布中华,还留有一部史料翔实的家族谱牒,确立了名扬华夏的“天水堂”的堂号。
再说,关于“天水”一名的最早来源,其实也与西汉水有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礼县永兴乡秦墓中曾先后出土过两件有 “天水家马鼎” 铭文的青铜器,表明秦国在此设有“家马”专主为国君养马。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赵逵夫先生据此结合这一带传承上千年的秦人民间祭祖的乞巧习俗考证认为,天水得名取于“天汉源头”或“汉水发源地”之意。秦先民最早居于西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称作“汉”或“云汉”,通指天上的银河,照应到地上便是源于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秦文化的西汉水。汉代以后“天水”一词才作为行政地域名称使用。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天水郡,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定西、陇西、礼县以东,静宁、庄浪以西,黄河以南,蟠冢山以北的地区,三国时魏仍改回天水郡。西县以及后来的始昌县、阳廉县皆属天水郡治下地。
用文字线索印证西县地望
既然赵公辅是天水赵氏的始祖,其又“世居天水西县”,只要弄清西县的具体位置天水赵氏肇始地望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西县,秦时设立,历经两汉,晋时废。《史记·封禅书正义》和《括地志》中记载西县的具体位置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 “上邽”即今天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王国维《秦公敦跋》等皆言西县在天水西南一百二十里。九十里与一百二十里相差可能因不同时代里长之量差而成,但足以说明西县在天水西南无疑,而天水西南是西汉水流域不容置疑。可见,历史上的西县不管在上邽西南九十里还是一百二十里,计算下来应该就在西汉水上游的礼县永兴、祁山周围,也有可能在西汉水支流峁水河流域的红河、杨家寺一带。1919年,在礼县红河王家东台出土的青铜器秦公簋上有“西元器”的铭文。1970年在这里还出土了有“西工造”铭文的“右库工师”戈。1995年,在礼县乔川出土了一枚铸刻“西”字的秦国早期青铜贝币。1997年,在礼县石桥出土了1件阴刻“西祠器”铭文的青铜豆祭器,而这些清楚标明 “西”地的出土文物无一例外都在西汉水流域。
《后汉书•郡国志》云:“西,故属陇西,有嶓冢山,西汉水”。嶓冢山即今天水西南的齐寿山,西汉水发源于齐寿山的西麓,从今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的小峡谷流入礼县东境的宽阔川原。《汉志》中也有“西县有盐官”的记载,盐官在西汉水上游,距离秦西陲陵园所在地大堡子山四十华里,因历史上出产“味于海盐同”(郦道元《水经注》)的井盐,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秦政府设置的盐业管理机构,汉承秦制,在此设置盐官,遂有盐官之称,除汉末到晋隋期间此地用卤城之名外,盐官之名沿用至今。据史书记载,盐官的井盐“水与岸齐,味甘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是早期秦人选择西汉水流域繁衍生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汉代之前,有史记载的天水赵氏名人其籍贯大多数都在西,直到唐代以后才扩延到今天水一带。如我国历史上声名远播的赵壹、赵文表、赵芬、赵煚、赵堤等都是西县人,他们应该是坚守故地的赵氏族人。
天水赵氏先祖的墓地寻踪
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之后,赵王迁(幽缪王)被秦始皇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他在房陵郁郁寡欢,数年后病逝并“安息”于此。而代王嘉肩负守护秦人祖地的使命跟随儿子赵公辅赴西垂后“颐养天年”,最终亦“长眠”于西汉水两岸的青山流水之间。那么,赵嘉父子的墓地具体在什么地方呢?
上世纪90年代初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秦西垂陵园后,又在与大堡子山隔西汉水相望的礼县永兴乡赵坪村圆顶山也发掘了一处贵族墓地,共清理出墓葬3座、车马坑1座。圆顶山墓地注定与大堡子秦公大墓是两片性质不同的茔域,如果属于秦族,必然会“寿终正寝”于大堡子秦公陵园,陪伴和护佑其先祖的灵魂,不会另择它地“避而远之”。而且圆顶山墓地墓葬规格非常高,考古出土了鼎、簋、壶、盘、匜、扁壶以及四轮方盒等铸造精美、造型独特的青铜器,还有大量陶器、玉石器、骨贝器、车马器、兵器及漆器残片等。此等规格的墓葬似乎只有与当年跟随儿子到此的赵嘉身份相匹配。另外奇怪的是在圆顶上贵族墓中发掘出土了一件四轮车形器,它与1989年山西闻喜晋墓所出土的刖人守囿六轮挽车形制和附饰动物风格相近,这让许多学者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用赵国的文化元素考虑此器物存在晋文化成分的原因似乎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赵国诞生于魏赵韩三家分晋,赵国文化与晋国文化具有相承性,因此,在圆顶山贵族墓中发现此类青铜礼器也就不足为怪了。有些人说,秦赵是同祖不同宗的异性兄弟,在秦地发现带有赵国文化印迹的青铜礼器,也许与文化交流有关,但是秦西垂陵园虽然被盗掘后,大量的珍贵文物遗失严重,可已面世的文物当中,还未发现带有晋、赵文化特征的器物。但这足以说明,被埋在圆顶山墓里的青铜礼器本身就是赵国的遗物,是赵人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一种追述和记忆,也就是说圆顶山贵族墓极有可能与初到天水的赵氏一族有关。
西汉水曾经有嘉陵江之称,至于为何以“嘉陵”命名这条河,也有可能与赵嘉葬于西汉水流域有关。汉魏以前本无嘉陵江一词。《水经·漾水注》中才出现西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的记述。《元和郡县图志》也有“西汉水,一名嘉陵江”的记载。《通典·州郡四》中也云:“嶓冢山,西汉水所出,今经嘉陵曰嘉陵江”。可见,由于西汉水流经“嘉陵”才有嘉陵江的名称。据考证,嘉陵道为西汉建置,东汉即废,所辖大致为今礼县、西和的中南部地区,其中心区域应在大堡子山附近。“陵”通常指古代君主王公的大墓,在当地肯定有一座或一片规格很高的古墓葬,也许赵嘉以宗主的身份主持秦先祖陵墓的祭祀,后世称此陵区为“嘉陵”,或者直接将当过六年“国君”的赵嘉的墓地就称之为“嘉陵”。从秦人在大堡子山修建西垂陵园到赵嘉赴此守陵祭祖时间已过去了五百余年,虽说西汉水流域是秦人在西方建帮立业的桑梓之地,但秦人在西垂留下的更多是与戎人的战事,也许人们对此地埋葬秦人先祖已经淡忘,但对有恩于当地百姓的赵氏一族无疑充满感激之情,在当地一些山川河流的取名上带上明显的感恩和缅怀色彩。
由于秦赵同祖,秦人一统六国后安排赵嘉一族人看守祖地可谓“一石二鸟”,既让其入驻祖地,护卫故都和陵园,主持定期该地秦赵共同远祖的祭祀仪式,赵氏族人不会掺杂任何虚假。同时,秦军已于赵王迁七年(前229)攻入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迁献城投降。但赵嘉率领部分宗室大臣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为王,致使代王嘉六年(前222)秦军再次攻取代俘虏嘉,赵国最终灭亡。赵国被秦灭两次,自然耗费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赵嘉的行为按理来说应该受到秦国的重罚,可秦对赵嘉一族优待有加,赵氏族人会感激回报,兢兢业业地履行使命。这一安排既表明了秦人对祖邑、祖茔的重视,也体现了秦人的良苦用心。
天水赵氏“东进”发展
通过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天水赵氏的肇始之地肯定在西汉水流域,但天水赵氏的发展轨迹却与在这里起家的早期秦人一样经历了从西汉水流域向渭河流域的发展过程,这与我国远古文明从甘青宁向中原“东进”的运动路线有一致性。也就是说汉代以前的天水赵氏主要分布于西汉水流域,之后,天水赵氏才慢慢“发展”到今天水一带。本文转载自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作者赵英雄。
至于天水赵氏“东进”的原因,我认为与西北政治形势大局的变化,自然、人文条件的变迁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是天水赵氏祖地所在地的西县在魏晋以后撤销。这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一出祁山失利后“拔千余户于汉中”有很大关系。可以想象,当年的西县城,赵姓子民占绝大多数,一下子迁千余户人“一走了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毁灭性。据一些地方史志文献记载,,这一族被迁走的赵姓人口繁衍生活在今天的南郑县。这起事件直接导致居住在西的一族赵人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代之以赵充国家族。其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东移后,一些大家族的活动中心注定也会跟着“东移”,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也在情理之中。
天水赵氏东进到天水后,相对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更接近于当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有利因素为家族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到明、清期间,这一族以天水为活动核心的赵氏后人创造了极具特色的宗族文化,如建造“赵氏天水堂”祠堂,制定完备的宗族祭祖程式,包括祠规十六条、戒条四条、家规二十条、家训十条、家约十二条,制订了详细的祠堂祭祖文、祭祀仪注,规定了辈序字号以及合修族谱等内容。这些堪称我国姓氏文化的“辞典”,成为我国传统姓氏文化的宝贵财富。
如今,在西汉水流域的礼县祁山、永兴、永坪、盐官、红河、西和长道、天水杨家寺一带还生活着众多的赵姓人口,他们注定是坚守祖地的天水赵氏的后裔。
参考文献:
[1].沈长云、白国红、张怀通、石延博等.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李学勤、张义和.中华姓氏谱•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3].祝中熹.早期秦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4].王耀.华夏赵氏[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