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我们需要哪些科学认知?

猴痘,我们需要哪些科学认知?   

自5月初以来,猴痘病例在多国出现。截至5月25日,根据欧洲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已至少有21个国家报告了超200例猴痘病例,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在欧洲。

世卫组织表示“预计未来感染人数会增加,但迄今为止大多数感染者症状并不严重”,病毒较为温和,目前传播情况处于可控状态。

为何此次猴痘疫情备受关注?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相关疾控专家和临床专家了解猴痘病毒特点以及防控措施。

三点“异常”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博士陈景良指出,猴痘病毒流行地区主要为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区。此前猴痘病毒虽然发生过疫区外泄事件,但大部分感染者有非洲中西部旅游史。

然而,此次猴痘病毒引发的疫情有所不同。陈景良说:“其一,全球此前未曾出现较大规模的非疫区国家疫情;其二是以往非疫区国家的感染者均有疫区旅游史,而此次疫情中确诊的病例尚未发现疫区相关旅游史;其三,正常猴痘病毒感染病人发病后症状明显,能被迅速发现,但此次疫情不符合该病毒该种特征。这些异常的现象足以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人际传播

既往案例中,猴痘的发病主要是人亲密接触动物被传染,而不是人传染给人。为什么此次猴痘病毒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呢?有专家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人类“消除”了天花病毒有关。自从全球消灭天花后,人们就不再接种天花病毒的疫苗。但世卫组织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抗猴痘病毒也是十分有效的,有效性大概为85%。

1980年5月8日,WHO宣布全球根除天花,并建议各国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相当于全球45岁以下人口,大多数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此后出生的人群体内自然就没有了针对天花病毒及猴痘病毒的免疫力,所以这可能导致了猴痘病例的增加。

那么,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猴痘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飞沫、受感染的体液,甚至接触到受污染的床单后,就会发生感染。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通过大的呼吸道飞沫发生,而且由于这种飞沫通常只传播几英尺,因此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才可能感染。”广州市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王鸣说。

感染猴痘病毒之后,感染者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的面部和身体表面会出现大面积皮疹,包括口腔内、手掌和脚底。

猴痘疫苗

王鸣指出,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猴痘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强。基本传染数(R0)被认为只有0.6-1.0。R0是传染病患者平均能把疾病传染给多少人,R0<1时,疾病就会逐渐消失。因此这也意味着猴痘不会像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R0在7左右)一样出现大流行的情况。

猴痘病毒跟新冠病毒一样,也有不同的变异株。王鸣介绍,目前存在两种变异株。西非株致病能力弱,病死率只有 1%左右,中非株致病能力强,病死率差不多有10%。目前,英国只发现了西非分枝的毒株,其他地方的病毒测序信息还是未知数。

但是,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猴痘,所以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陈景良向记者介绍,在2022年欧洲医学协会批准了tecovirimat作为抗猴痘病毒药物,它是美国FDA在2019年批准的首款抗天花病毒药物。在体外和实验动物能够有效治疗猴痘病毒,但是对人类猴痘病毒感染的疗效仍不清楚。

至于疫苗方面,王鸣介绍,目前总部位于丹麦的疫苗公司Bavarian Nordic开发的天花疫苗Jynneos,在201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适用于在18岁以上的高危成年人群中预防天花和猴痘感染。“这是FDA批准的唯一一款非复制型天花疫苗,并在欧洲和加拿大获得了天花、猴痘疫苗的批准。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批的猴痘疫苗。”王鸣说。

无须紧张

“应对猴痘疫情,我们无须过度担心,也不要掉以轻心。”陈景良指出,“其一,人感染猴痘病毒感染症状明显,患病者发病后隔离即可控制病毒传播源头。其二,一般认为,猴痘病毒通过动物传播到人身上,而人与人的传播较为困难。其三,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的患者出现症状后2-4周即可完全康复。其四,此次疫情已确诊的案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均为西非分支,致病性、传播性和致死率都很低。”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传染病,预防仍然是防控的重要手段。王鸣建议,当出外旅游或接触到可疑病例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接触相关野生动物,更不要食用野味。王鸣指出,洗手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其他防疫措施,对于减少猴痘病毒传播至关重要。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信息也显示,普通家用消毒剂能有效清除物体表面的猴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