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非遗传承人缑红斌的坚守与创新

清水非遗传承人缑红斌的坚守与创新

□刘 鑫

清水古称上邽,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民间艺术遗产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且特色鲜明。清水木人摔跤,源于西汉,鼎盛于明、清时期,相传它是由汉高祖刘邦率骑兵背负草人击退匈奴演变而来,后来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

在非遗传承人缑红斌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背着一个长条板凳,板凳上半部分两侧分别绑半个大葫芦,画上脸谱,再穿上老人的衣服,就开始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表演木人摔跤。近年来,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和缑红斌的不懈努力,清水木人摔跤2017年被评为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缑红斌成为清水木人摔跤的第四代传承人。

家学心血的守与不守

缑红斌的父亲缑焕文曾是清水县秦剧团的一名“木人摔跤”表演者,他是缑红斌学习表演的启蒙之师。小时候,缑红斌总是跟着父亲下乡演出,在秦剧团练练功、跑跑龙套成了他的童年趣事。对缑红斌而言,学习清水木人摔跤实属偶然,在2009年大学假期里他跟随父亲下乡演出,刚好有媒体来录制节目,需要拍摄木人摔跤的几个镜头。作为当时唯一会表演木人摔跤的缑焕文却因年龄太大而无法表演。看着父亲犯难的样子,缑红斌主动请缨,提出想试一试,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演木人摔跤,也是从那时起,缑红斌与清水木人摔跤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乡村戏曲市场越来越萧条,文化演出可有可无,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加之人们一直以来对“戏子”的偏见,家长们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木人摔跤,没有人愿意学习木人摔跤,清水木人摔跤几乎濒临失传。成百上千年的传说能流传至今,刻在时代印记上的不仅仅是沧桑,还有浓浓的乡情。在缑红斌心里,木人摔跤不只是儿时的记忆,更是他对家乡本土文化的不舍与深情。

为了拯救清水木人摔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缑红斌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了清水木人摔跤的发展史,除了向自己的父亲缑焕文学习以外,他又向清水民间艺人乔长青、温湘江、胡思达等人拜师学艺,通过他不懈努力和挖掘整理,清水木人摔跤不但得以保留,而且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清水木人摔跤更有魅力,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让缑红斌困惑比较大的,还是清水木人摔跤的传承。清水木人摔跤如今能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离不开缑红斌他们一家的默默付出与坚守,可以说是他们家的家族传承,家里人也希望他把这门技艺保留下来,以后传给自家的孩子。可是缑红斌他却不这么想,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珍藏的记忆,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文脉的延续,清水木人摔跤是历史的传承,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

技艺打磨的苦与不苦

“一人演两人,难解又难分,自己摔自己,脚下定乾坤。”缑红斌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酷爱戏曲,13岁便登台演戏,16岁正式学习曲艺表演,他练功格外刻苦,别人练一小时,他练三小时,从小便打下了良好的戏曲功底。表演清水木人摔跤要求形神皆备,演员要背驮四十多斤重的道具,需要练习者有较好的戏曲、武术功底,还要身体灵活,表演者通过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利用推、踢、绊、翻、旋、摔、扫、托举等动作,互踢互绊扭打在一起,难度很大。为了表演好清水木人摔跤,缑红斌每天都练习“摔跌”。因为经常在水泥地板上练习,缑红斌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但这些却没有吓倒缑红斌,因为不管天气如何,他的表演都不会中断。冬天还好,但在酷暑,露天的表演场地,三十多度的高温,缑红斌照旧驮着沉重的道具演出。因为害怕在演出过程中,汗水流到眼睛里,看不见脚下的方寸之地出现失误,每次演出,缑红斌都会用一条毛巾把头整个包起来,经过他的刻苦练习,他很快便掌握了表演木人摔跤的技巧,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这一路,缑红斌是摸爬滚打过来的。

虽然每次上台只有四五分钟的表演,但是这短短几分钟,要求表演者必须全身心投入,不能有半点分心走神。即使是老演员,也有走神分心的时候,缑红斌也不例外。有一次演出,由于舞台上有一层细沙,在表演时,缑红斌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当场头被摔破、血流不止,缑红斌硬是坚持演完。缑红斌总是笑着对人说“还好我有功底,不然,身体早受不了了,所以我还是很幸运的”。熟能生巧,缑红斌深有体会,表演得越多,他所展现的清水木人摔跤越活泼、逼真。每年下乡演出多达百余场,成了群众眼里名副其实的“草根明星”。

非遗传承的变与不变

原本几乎失传的清水木人摔跤在清水几代文艺工作者和缑红斌的挖掘整理下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为了能让清水木人摔跤更有魅力,适应新的时代,缑红斌和父亲、老师一起在动作、道具、配乐、表演形式等方面,对木人摔跤进行了改良、革新,并在原有木人摔跤表演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

缑红斌将清水木人摔跤动作进一步规范,形成了体系,在“一真人,二木人,三场合,四片段”的基础上,加入了勾、绊、甩等动作,使得表演更加活泼生动,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在道具的革新上也破除了多年来的难题,将木人的身体用布包裹,以往的木凳改成较轻的铝合金,这样一来,木人的重量轻了很多,更加便于表演。他们还依照故事情节在木人摔跤的原有音乐中,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并将其与戏曲音乐进行融合。同时也对表演形式进行了革新,把木人摔跤从地面上带到在舞台方桌上表演,改编成了舞台剧式的杂技表演。新颖的表演形式,让清水木人摔跤重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这不仅增强了清水木人摔跤的艺术魅力,更为传承非遗文化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缑红斌一系列的创新,让清水木人摔跤从市级非遗项目一跃成为省级项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