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生:心灵的潮汐

 心灵的潮汐

我们总暗暗期盼人与人的情谊能如磐石,风雨不移,亘古不变。可这世间,真正如磐石的又有多少呢?多数的情感,倒更像那海边的潮汐,有其来时的汹涌,亦有其退去时的静默,在涨落之间,演绎着人世的聚散。

起初,总是好的。一点微末的善意,一回偶然的相助,都像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漾开圈圈感激的涟漪。那时,我们是海滩上欣喜的孩童,为每一片冲上脚踝的浪花而惊叹。可日子久了,人便容易将这潮水的滋养看作理所当然。那每日的关切,成了应分的晨露;那长久的陪伴,成了固定的风景。我们渐渐忘了,这海水并非固着于我们脚下的沙岸;它每一次的涌来,都是一场自由的奔赴。直到某一天,忽然发觉那熟悉的涛声远了,温润的水汽散了,只留下一片空阔的、寂静的沙地,我们才怅然若失——原来,没有哪一片海,是永远不该退潮的。

c2bc10d4a80a1430a4ff22865cb45162

 

我们又在往这片海里投下太多沉重的期望。这期望,起初是细软的沙,后来却凝成了坚硬的、要求它按我们的心意塑造岸线的礁石。我们在心中为对方描好了一幅精细的航海图,期待他按图索骥,不偏不倚。可每个人,终究是自己灵魂的舵手,有着独一份的航线与航速。当那艘船未能驶入我们预设的港湾,失望便如寒潮,骤然降临,让情感的水流一寸一寸地冷下去,僵下去。却不知,那最高的期望,往往是感情里最锋利的锉刀。

即便两片海域相邻,浪涛相闻,也各有各的深流与底床。再亲密的关系,也需一片“温柔的距离”。这距离,不是隔阂的鸿沟,而是让彼此得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若凭着情谊的由头,便驾着船闯入另一片海的深处,去搅动它隐秘的潜流,干涉它固有的节律,那么再宽容的海,也会掀起抗拒的浪花。守得住分寸的亲近,方能长久;懂得止步的关怀,最是温暖。

而最无可奈何的,大约是各自的成长,像风一般,将曾经并肩的航船吹往了不同的方向。我们曾共享同一座灯塔,谈论着同一片星辰。可风来了,你的帆向往着开阔的远洋,我的桨却眷恋着宁静的港湾。我们并没有争吵,没有怨恨,只是静静地看着共同的话语如退潮般消逝,彼此的身影在海平线上渐渐模糊,变小。这不是谁的过错,只是生命的航程,到了自然的岔路口。

于是我终于明白,与其奢求一片永不退潮的海,不如做一个真正的观潮者。在潮水涌来时,便赤了脚,全心全意地在沙滩上奔跑、欢笑,珍惜那每一滴清凉的吻痕;当潮水退去时,也能安然坐下,怀着一份洒脱的放手,去欣赏那裸露出的、被岁月冲刷得光滑洁净的沙岸。那共同浸润过的时光,早已改变了我们心灵的地貌,成为生命里无法磨蚀的一部分。

潮汐有信,聚散无常。愿我们都能在各自漫长的海岸线上,与同频的潮声相遇;即便独行,心中也存着一片海的回响,丰盈,而坦荡。